顺其自然7742026342699
你以为珠海是浪漫之城,中山是伟人故里,斗门是田园秘境?
错!70年前,它们根本就是“一家人”——
统称:中山县。
没错,今天的珠海全市+中山全境+珠海斗门区(当时属中山),在解放初期,全都写在一个户口本上——
广东省中山县。
那时的中山,不是现在这个“小地级市”,而是广东沿海的超级大县,南揽五桂山,北接珠江口,海岸线长到能开三轮 ferry!
1953年,国家一纸命令,改写命运——
因为海岛管理需要,从中山县里划出一堆岛屿:横琴、万山、担杆……连同唐家湾、香洲、拱北,组建一个全新单位——
珠海县!对,你没看错,珠海是“岛民拼出来的”。
可这还没完。
1961年,又一刀切——原属中山的斗门地区(含白蕉、井岸、乾务等)正式划归新成立的珠海,成了它的“西半边天”。
于是,珠海靠中山“嫁妆”做大做强,1979年升格为市,1980年喜提经济特区,一飞冲天!
而中山也在1983年撤县设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自立门户。
曾经同饮一江水的兄弟,就此走上不同赛道:
中山主打“工业+名人牌”,
珠海玩起“情侣路+航展风”,
斗门则走起了“岭南水乡+养生慢城”路线。
但别忘了,他们的DNA里都刻着同一个名字——中山县。
至今,珠海老辈人还管中山叫“老家”,
斗门大妈说粤语带“沙田腔”,和中山坦洲一模一样;
就连煲汤放陈皮,口味都出奇一致!
所以,下次去珠海吹海风,去斗门泡温泉,去中山吃乳鸽——
别忘了,这是一场跨越60年的“兄弟团圆局”。
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这片土地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城市能讲完的。
(全文47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