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山市“童心学堂・共读绘梦,手工筑爱传‘锋’芒——以爱之名,点亮亲子阅读灯塔”学雷锋月特别活动举行。
活动消息一经发布,吸引了众多家庭关注,30组4至10岁的亲子家庭迅速抢占参与名额,现场满是热烈与期待的氛围。此次活动由中山市教体系统家校共育志愿服务队与中山纪念图书馆联合主办,将阅读、手工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注入新活力。
中山市“童心学堂・共读绘梦,手工筑爱传‘锋’芒——以爱之名,点亮亲子阅读灯塔”学雷锋月特别活动举行。
活动伊始,活动由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巫丹丹老师主持。中山市教体系统家校共育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李灿泽在致辞中表示,在学雷锋活动月与服务队成立三周年的特殊节点,借阅读传递温暖,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践行。他倡议家庭延续阅读习惯,让书香伴孩子成长,也呼吁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汇聚爱心力量。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亲子阅读方法分享环节,阜沙中学的孙滔老师以“打造孩子喜欢的阅读空间”为切入点,围绕亲子陪伴阅读的重要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特点、选书技巧及注意事项,为家长们带来实用指导。孙滔讲解条理清晰,家长们认真聆听、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的亲子绘本阅读环节,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张天放老师带来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张天放依据儿童认知特点,构建“具象化认知—共情化体验—生活化实践”三维教学模式,借助实物教具,引导孩子们通过多感官体验与角色扮演,将绘本中巨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与雷锋精神紧密相连。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互动,学堂内欢声笑语不断。
亲子黏土手工制作环节,许爽、刘旭两位老师带领亲子家庭创作《送给巨人的彩虹衣》。该环节以绘本故事为纽带,通过“为乔治制衣”的沉浸式任务,融合阅读、美育与德育。黑色卡纸象征困境,彩虹黏土寓意善良光芒,分层任务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能力差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助人精神”的理解。
活动将阅读、手工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活动尾声,亲子家庭与志愿者纷纷分享心得。7岁的湘湘小朋友兴奋地说:“活动有趣,听故事、做手工,还让我懂了要帮助别人,好喜欢!”家长张丹丹感慨:“老师讲解细致,手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活动充满爱与温暖,期待下次参加。”志愿者刘旭称:“活动让我体会到志愿服务价值,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大收获。”
中山纪念图书馆的程惠参与活动组织。她表示:“看到亲子家庭投入阅读和手工,孩子笑容纯真,真切感受到活动意义。阅读与手工结合,给孩子带来欢乐,也在他们心中种下美好品德的种子,作为活动一员,我深感自豪。”
此次活动借“阅读+手工+志愿服务”的创新形式,将抽象的雷锋精神转化为可感的实践体验,在孩子心中种下善良与奉献的种子。未来,中山市教体系统家校共育志愿服务队将以更丰富活动为依托,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采写:南方+记者 廖冰莹
受访者供图
【作者】 廖冰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